施行近30年的“双休”仍不可及,缺乏制度刚性是关键

小刘

作者:夏研

施行近30年的“双休”仍不可及,缺乏制度刚性是关键
(图侵删)

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双休制是为了让职工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然而,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如今近30年过去了,还有一些劳动者在双休和法定节假日难以休息。

“落实双休”的呼声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在任何一个关于休假的议题上,比如落实“2.5天休假”“月经假”之类的新闻评论区,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声音——“先落实双休吧。”

双休虽是个相对晚近的事物,但30年历史也并不短了,这个时间长度足以让一项制度安排落地。但事实上,如果细究法律细节的话,也能发现双休并非那么“天经地义”。

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此外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从这个表述能看出,劳动法只强制规定了“单休”。

而双休更像一种社会共识的结果。1995年,国务院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其中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事实上这才是我们今天双休日的由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条的后面其实还留了口子,“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这也意味着走过30年的双休日,其法律地位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坚固。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企业公然表示只能单休的原因所在,从法律层面说,如果控制了时间总量,单休并不必然违法。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双休变成一种确凿无误、不容打折的制度安排,那么恐怕需要提高双休的法律地位,比如对相关规定做出修改,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将双休变成一种如元旦、春节等法定假期一样统一的休假安排,通过强制力贯彻下去。

当然,现实很多情况是不少用人单位既不能落实双休、劳动总时长也超标,就如过去饱受批判的“996”“007”一样,其实就是一种直白的违反《劳动法》的情况。尤其是企业,出于营业利润、保持竞争力的考虑,往往倾向于剥夺劳动者的休假时间。

而很多劳动者事实上也无奈地接受了这种现状。比如此前《工人日报》报道,近七成受访者没休完2024年的年休假,而超60%未休年休假的受访者是主动选择放弃。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之下,或是从自身职业发展考虑,或是迫于职场压力,自动放弃了年假。

这和很多打工人接受单休类似——人们感知着一种水温,知道在现行条件下无法期待更多,于是只能被动接受。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维护劳动权益所针对的并不只是一个法条、一种做法,而是一种整体水位。即社会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在内卷状态下造成的低权益状态。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也只有形成足够的制度刚性,能够无差别地针对所有用人单位进行“行为矫正”。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刚性有限,只对部分企业起作用,那么市场竞争很快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倒逼尊重劳动权益的企业“放下坚持”。

从情感上说,人们不希望走过三十年的双休,对于很多劳动者来说依然遥不可及。要改变这个现状,恐怕还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部门凝聚起足够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善职场生态,将双休制牢不可破地钉牢在社会土壤之上。(夏研)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春运购票,别让谣言给旅途“添堵”

台媒:柯文哲被裁定无保请回后,马英九基金会指责民进党当局“追杀在野党重要人士”

“医”线坚守!除夕夜,青大附院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生命

特朗普提名新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局长

日本政府:“巨大地震预警”将于8月15日解除

又有4单REITs项目获批,3单为首批消费基础设施REITs

券商ETF基金经理丰晨成:市场全面向好预期下重视“牛市旗手”价值

徐家楼街道前灌社区开展“绿色阅读 书香同行”活动

黑龙江四地调降为低风险区,全国共有10+51个高中风险区

铁路国庆假期热门方向都有哪些?

跟着国宝看美丽中国 环境改善珍稀野生小动物种群壮大

AI能预测彩票中奖号码?NO!

施行近30年的“双休”仍不可及,缺乏制度刚性是关键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风扇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