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专家座谈会,8位专家到会建言献策。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数据交易中心董事长张琦应邀参会并发言,建议上海加快数字信任体系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今年1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张琦曾就上海数字信任体系建设议题提交提案。此后,经过两个多月深入思考,并结合信投公司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张琦在会上就构建数字信任支撑体系,以夯实数字化转型“安全底座”进一步提出建议。
数字信任体系就是针对新型网络安全风险和数字治理难题,以可信数字身份和可信数据交换为核心,通过制度标准、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等建设,实现技术和治理双管齐下的一种新范式,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底座”。上海作为国内数字化的先行者,初步构建了以组织、个人为中心,以场景化应用为牵引的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在市经信委、市大数据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成了可信身份统一服务体系,服务企业、事业、各类组织;构建了以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签署及政务区块链实验室为核心的数据交换保障体系,在政务服务、医疗卫生、金融保险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城市数字化全面转型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张琦建议,设立新一代密码应用实验室、数据可信交换实验室等机构,作为上海网络安全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数字信任制度规则,研究制订可信数字身份战略、用户数字身份和智能设备标识验证管理办法,以及数据可信传输流通的指导意见或标准规范;前瞻部署数字信任技术方向,加快推动区块链与电子认证技术的融合发展,研究数据共享、数据流动和数据交易中数字信任关键技术攻关。“还要尽快形成数字信任场景解决方案,构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信任生态。”他建议聚焦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和数字生活,征集一批涉及人民群众、企业发展需求面广、迫切性高、转型条件成熟的机构开展应用示范和项目落地,在数字就诊、数字社保、数字就业、数字审计、数字法务等场景,形成数字信任应用解决方案。
发言中,张琦还就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释放数据要素新价值提出见解。他表示,目前应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责利范围,推动数据要素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高效有序的数据生产、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数据管理、数据服务等机制,确保数据的有序流动,促进数据市场的有效运转;要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权益分配,构建具有活跃度和依赖度的市场;发挥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的全国商业流通领域的影响力,利用“大数据流通与交易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市经信委推动的一批“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等资源,实现数据要素资源价值的深度开发利用。协调好“两只手”关系,不断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
原创 政协头条
作者:政协头条记者 戚尔达
原标题:《如何筑牢数字化转型“安全底座”?上海市政协委员建言》
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穆勒:13个德甲冠军固然很好,但每一次夺冠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