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培养人才,建设“海上粮仓”
讲述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毛相朝
2010年,我进入中国海洋大学,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多年来,我和同事们以建设“海上粮仓”为己任,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打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批批胸怀蓝色梦想的优秀海洋人才从海大出发,奔向“深蓝”。
海大是一所“海味”十足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我们注重以文化人。比如,邀请院士为同学们讲授“开学第一课”,激励学子惜时奋发,练好本领;邀请创新创业榜样与同学们面对面,讲述一棵小海藻打造成一个大产业的创业故事;组织学生观看以海洋模范人物为原型创作的话剧《海之魂》《文圣常》……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子们谋海济国的情怀。
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实验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陆续建成浙江衢州鲟鱼科技小院、山东诸城鱼糜科技小院、山东日照虾蟹科技小院,在助推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持续赋能拔尖人才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注重以赛促培、以赛育才。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食品营养与健康”等科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本领。
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评价岗位科学家,学校1984届毕业生林洪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和教学,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990年研究生毕业的薛长湖,多年来带领团队开展海洋水产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深耕海洋食品领域……在良好师德师风和优秀学子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逐梦蔚蓝、向海图强中成就出彩人生。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杨舒、张胜、吴琳、吴春燕、刘艳杰、王晓樱
光明日报通讯员 冯文波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7日 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