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仿冒教育部、财政部等 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被处置

小刘

一段时期以来,有不法分子打着“金融投资”“退费补贴”“消费充值”“证件办理”“期刊征稿”等幌子,仿冒有关部门、单位官方网站平台,实施诈骗活动,严重影响部门公信力,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

涉及仿冒教育部、财政部等 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被处置
(图侵删)

2024年,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深化涉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受理处置工作,广泛收集举报线索,积极协调核查认证,有效回应网民关切,共受理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平台518个。其中,涉及仿冒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机关类网站平台279个,仿冒中国石化、中国一汽、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类网站平台83个,仿冒腾讯、抖音、TCL等民营企业类网站平台41个,仿冒《现代大学教育》《暨南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杂志类网站平台115个。

梳理发现,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存在以下特点:

一、迷惑性强。通过镜像、复制相关部门官方网站等形式进行伪装,令网民难以分辨真伪,极易受骗。

(仿冒教育部学信网)

(仿冒中国一汽网站)

(仿冒TCL售后网站)

二、诱惑性强。常以宣传“高额利息”“退费补贴”“有偿发稿”等内容为噱头,诱导网民落入诈骗陷阱。

(仿冒财政部相关网站,发布虚假“退税补贴项目”)

(仿冒中国航天相关网站,发布虚假“投资项目”)

(仿冒中石油相关网站,发布虚假“投资项目”)

(仿冒《现代大学教育》期刊投稿网,发布虚假“发稿渠道”)

三、隐蔽性强。绝大多数服务器在境外,网址域名经常跳转,以此逃避监管。

(仿冒中石化网上营业厅网站,网址域名多次跳转)

(仿冒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网站,网址域名多次跳转)

(仿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网站,网址域名多次跳转)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犯罪成本低、社会危害性大,严重破坏网络生态,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将持续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举报受理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防范打击合力。在此也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注意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可向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或属地网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www.12377.cn

举报客户端:网络举报

内容来自:网信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AI周报|马斯克宣布xAI将创立AI游戏工作室;软银再向OpenAI投资15亿美元

网络不规范字词研究:常见错误或通过输入法记忆功能被固化

18次!阿森纳是瓜迪奥拉整个教练生涯获胜次数最多的对手

两部门印发通知 全面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

潍柴动力:董事长提议5亿元至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美国航企因疫情月耗逾百亿美元,平均每趟国内航班17名乘客

跟盘丨创业板指跌0.59% AI PC板块走高

新北洋:海外生产工厂目前正处于生产筹备阶段

大众日报·山东大学生云春晚,有才你就秀!请欣赏鼓乐《勇往》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中心小学举行乐考嘉年华活动

A股定增一览|5家公司披露定增进展_2

《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因何制定?

涉及仿冒教育部、财政部等 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被处置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风扇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