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弦歌不辍|杜泽逊:唤醒史书,传承文明

小刘

唯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杜泽逊:唤醒史书,传承文明
(图侵删)

“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永乐大典》,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七八千种典籍,被视为“辑佚古书的渊薮” 。在11月30日举行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文史哲》主编杜泽逊分享了整理修缮《永乐大典》的心路历程。

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文史哲》主编杜泽逊。人民视频供图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兰台洞库,参观“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合璧”和“《四库全书》合璧”库展,详细了解馆藏精品版本保存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600年风雨沧桑,《永乐大典》历经战乱、火灾、盗匪、流散,现存800多卷、400多册,只占全书的4%。”杜泽逊感叹道,假如《永乐大典》2万多卷全部保存到现在,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面貌可以看得更全面,更深入。

对杜泽逊而言,综合整理《永乐大典》的存世部分,就是要“唤醒一批沉睡的史书”“打捞一批新鲜的史料”。

《永乐大典》根据韵带出字,再用字带出词或者短语,然后再把古籍里和这个词或者短语相关的内容,一条一条罗列上,把同类的信息聚集在一个名目下,可以说是空前巨大的“关键词检索库”。

存世古籍若未经校勘、标点、注释,一般读者难以阅读。因此,在杜泽逊看来,传承古籍经典,首先要解决“看不懂”的问题,“我们从全国70多所高校聘请了200多名专家,给《永乐大典》加上现代标点符号。阅读没有障碍,才能够接续传承。”

古籍整理要求参与者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我和我爱人程远芬教授从事古籍整理研究40多年了,光是整理研究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就花了20年。未来,我也还会和程老师整理古籍,直到做不动为止。”现场,杜泽逊也呼吁,除了整理原典,还要培养人才,“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古籍的保护和数字化转化,关注青年人才的成长。”

爬梳耕耘,彰显中华文化脉络;句读之间,传承灿烂文化遗产。“医生救的是人的命,我们救的是书的命。要通过整理出版、扩大流传,延续古书的生命。”杜泽逊说。韦衍行

来源:人民网

19股获券商买入评级,龙净环保目标涨幅达107.1%

圆桌|刘海粟书法论坛:还刘海粟在书法史本应有的地位

0-3完败!皇马遭遇欧冠淘汰赛首回合最大比分失利

免签后泰国人想游哈尔滨,中泰铁路正加快建设未来可火车直达

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绿

烟台迎来阴雨天气 市民出行请注意安全

无棣县海丰街道开展“艾满中秋节 童心迎国庆”庆双节主题活动

申科股份:股东易城易购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薪酬管理指引出炉:基金经理至少用30%绩效薪酬买本公司基金

国家卫健委: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有关部门要依法追责

公筷公勺用起来培养科学就餐习惯

国家移民管理局:2023年全国边检机关查验入境人员2.1亿人次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杜泽逊:唤醒史书,传承文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风扇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