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经济导报记者从8月5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山东公共机构每年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263万吨标准煤以内,用水总量控制在22859万立方米以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1134万吨以内。以2020年能源、水资源消费以及碳排放为基数,2025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人均综合能耗下降6%,人均用水量下降6%,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
据了解,《山东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从实施绿色引领行动、落实厉行节约举措、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确定了“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三个6”的重点任务。
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实施低碳转型、绿色改造、能源替代、垃圾分类、绿色办公、绿色生活等6大引领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围绕厉行节约要求,落实创建节约型机关、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反食品浪费、制止办公室浪费、推进节水护水、建设节约文化等6大举措,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
健全完善标准化、信息化、目标管理、协同推进、资金保障、能力提升等6大体系,为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提供保障支撑。
据悉,山东公共机构将组织开展碳排放量统计,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建筑。结合办公及业务用房大中型维修改造,同步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在设区城市中全面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指导县级城市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推动公共机构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导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倡导公共机构带头采购绿色产品。
据介绍,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同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10.2%、12.6%、15.7%,超出国管局下达山东的强度目标0.2、1.6、0.7个百分点。
创建节约型机关3582个,占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的44.8%,超额完成2020年度30%的创建目标。省级机关和济南、青岛、泰安3个重点城市城区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创建204个国家级、274个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13个国家级、38个省级能效领跑者,建成2305个节水型单位,树立50个重点用能单位标杆。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章丘模式”,带动全省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37个,引入社会资金9亿余元。淘汰燃煤锅炉10107台,改造燃煤锅炉6863蒸吨。实施太阳能热水项目1264个,太阳能光伏项目9934个,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项目351个。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933万平方米。
“十四五”期间,山东将把节约型机关创建作为推进厉行节约的重要举措,确保2021年底50%、2022年底70%、2025年底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省直机关到2025年底要争取全部建成节约型机关。对已经创建成的节约型机关定期复核,建立退出机制,确保节约型机关的先进性。
市场监管总局回应“大数据杀熟”:督促平台企业提高算法透明度,优化算法规则
一觉醒来,山东一道名菜被全网盯上了!网友:当地人出来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