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滤镜,才能找到心中真正的“阿勒泰”

小刘

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治愈风,阿勒泰就此成为今年最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让很多年轻人在剧中找到了理想的“世外桃源”。不过,去阿勒泰真的能找到让人松弛下来的“乌托邦”吗?

卸下滤镜,才能找到心中真正的“阿勒泰”
(图侵删)

无论是原著中李娟的文字,还是影视剧中对于阿勒泰取景所呈现的美学,最先让读者和观众感知到的便是“松弛感”。原著中,李娟对阿勒泰的人文和美景进行了松弛且诗性的描写,大段大段的文字自带“氧气”,在她笔下,仿佛只要走进阿勒泰,外乡人也会“莫名其妙”变得真诚起来。

影视剧《我的阿勒泰》对阿勒泰地区的松弛感的呈现就更加直观了。人们在马背上风驰电掣地比赛“刁羊”,女孩们翻山越岭参加盛大的乡村“拖依”,可以狂欢舞蹈直至天微亮……这种辽阔,奔放,惬意的氛围,搭配充满美学的构图和意境,“乌托邦”的气质直击人心。

阿勒泰壮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人际关系,暧昧纯真的爱情,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想象中的诗和远方。剧中的人物设计更是治愈,比如外婆偶尔清醒时“一针见血”的发言,母亲张凤侠自成一套的人生哲学,与女儿李文秀之间讨论“什么样才是有用的人”,人物之间简单的对话就令无数观众的“内耗”被治愈。

美好的阿勒泰在剧集播出的火热下,迅速成为现代打工人逃离当下的目的地。不过剖开美景就能发现,这里不仅有严酷的自然环境,还滋长着复杂的爱恨情仇,现代与传统时刻发生着碰撞。

比如,影视剧结合了作家李娟真实的生活,将女主角塑造为一个普通的汉族女孩。她在大城市坚持写作被同事嘲笑,做服务员因为毛手毛脚导致被辞退,被人骗了200元遣散费后,最终决定返回家乡追求自己的文学梦。

妈妈张凤侠被男人诈骗一般的爱情经历,少年巴太在喜欢的女孩和视如珍宝的“踏雪”之间的生死抉择,以及和父亲苏力坦之间的观念隔阂,还有巴太的嫂子托肯完成改嫁重新追求爱的过程……这些人与人之间冲突、和解的过程是最值得细品的地方,因为“乌托邦”没有那么单纯梦幻,它包容了广袤的地域风光,也承载着现实的苦与乐。

李娟在原著中对颠簸遭遇的“积极”的表达方式,更是为读者造就了一种松弛感。她描写一觉醒来房子塌了,是幽默地说“感觉那个清晨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寒冷,光线也格外明亮”,下雨天狼狈地去搬泥块用来压住帐篷,也能惊喜地发现“……看这上面还有株草莓……”她们耕种的向日葵地历经黄羊啃食、毁了再种,种了又毁、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而在漫长等待收获的过程中,李娟描写了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且幽默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地窝子……这些细节足以让读者笑出声来,这些是李娟将生活的颠簸化作了生命的乐趣,用明亮的心境所呈现的表达。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这是剧集《我的阿勒泰》中一位哈萨克族女性在很日常情景下说出的一句话,也能成为“保持松弛感”的另一种解读。作家刘震云曾谈过“松弛感”,他说:“一定是有强大的心理建设,一定有多少的紧张的积累,才能到达松弛……松弛之前,他一定有不知多少的努力,有紧张的工作,然后才能有松弛。你有经历过特别多的事,你才知道什么叫松弛。”李娟也在书中表达过自己“非治愈系”的一面,“‘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在渺无人烟的草原深处生活,她这样理解自由,“也许一旦真正投入到无限的自由之中时,得到的反而不会是什么‘无限的自由’,而是缩手缩脚和无所适从吧。”

松弛感到底从哪里寻找?对于年轻人而言,或许就是去大胆地经历,去呼应剧中的那句“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宋说)

一战决生死!国王首发:小萨、埃利斯、德罗赞、拉文、基根-穆雷

枣庄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召开

「学习小组」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争上游,喝摘要”金沙酒业·摘要酒上游战略发布会圆满举办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一江两岸传奇地——解码百年名城哈尔滨的文化自信样本

这个蛇年有384天?为啥?

是否会下课?伊万:这个问题不该问我,未来的比赛,国足还有希望

何振华:怀施蛰存先生

联合国难民署:苏丹武装冲突已致约1035万人流离失所

两会热点|2021年济南教育有哪些大动作?教育局长王品木答记

桑德斯在美国民主党内华达州初选中获胜

东软载波盘中涨停

卸下滤镜,才能找到心中真正的“阿勒泰”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风扇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