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免费住家看宠物引纠纷 社交媒体中的“互助托管”靠谱吗?

小刘

本文转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假期免费住家看宠物引纠纷 社交媒体中的“互助托管”靠谱吗?
(图侵删)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互助托管”这一共享新模式在部分年轻人群体中兴起。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假期“免费住家看宠物”引纠纷的案件。

张女士通过社交媒体找到“爱宠人士”李女士,双方约定李女士在法定假期期间免费住家,帮助照顾宠物猫并使用房屋,李女士向张女士支付押金2000元。随后张女士发现李女士在约定时间内擅自离京,导致猫咪因无人照顾出现健康问题。张女士要求李女士搬离房屋,同意退还押金600元。双方因此产生纠纷,李女士诉至法院要求张女士退还剩余押金1400元并支付法律服务费500元。

庭审中,张女士辩称扣押1400元押金是因为李女士有5天违约离开,按照每天200元计算共计1000元,另有200元是对猫咪照顾不周的损失赔偿,张女士还提出李女士未经其同意使用床品,故扣除对床品的使用费用200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尚有调解基础,双方虽然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对“免费住家看猫” “押金担保”等内容已有约定。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高靖凯介绍,双方主要对退还押金的金额存在争议。

高靖凯:双方并没有直接约定好押金不退还的情形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虽然他们没有签署书面的合同,但是已经达成了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法律关系,由于提前回家存在一定违约行为。经过法院主持调解,张女士最后退还李女士押金600元,双方一次性解决本案纠纷。

通过社交媒体寻找免费住家照顾宠物的“互助模式”看似双赢,实则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例如:

双方间未订立书面合同,易因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引发纠纷;

因为双方间互不了解,缺少身份背景和信任基础,住家期间可能发生宠物走失、家中财物失窃、隐私泄露等各类问题,当事人可能因举证难导致维权难。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刘东辉也对记者表示,此案中双方约定的虽是免费的住家照顾服务,但双方建立的合同关系并不是免费的。双方的合作本就存在风险隐患。

刘东辉: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联系,我们难以知道访客或照管者个人的资信状况,可能会导致财产、隐私方面及宠物照顾不当的风险。即使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在事后可能也会有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刘东辉表示,这类新型互助服务,并无比较健全的合同文本,主要靠当事人之间约定。因此他建议,尽量选择有第三方平台支持的互助托管服务,加强平台的监督作用。也可以考虑成立业主之间的互助托管,或由物业等机构提供有偿托管服务。如确实需要建立住家互助服务,应提前预防风险。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网友之间不仅互助托管宠物,还有旅游住家互助的情形。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罗恬漩表示,旅游住宿互助是近期在年轻人中兴起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行为在正常社会交往中确实能够获得双赢,但一旦发生纠纷将面临多重法律风险。

罗恬漩:旅游居家互助让陌生人进入私人住宅场域,个人财产、个人信息等也有可能受影响,因此要注意查验受托人的身份、工作等信息,可以在合同中列明允许受托人的起居方式、行动范围等,如果有不允许涉足的区域或不能挪动的物品,也最好事先明确约定或作出声明。另外要注意,如果有特别贵重的物品,最好也要做好保管工作。对于受托人而言,到别人家里居住也要注意个人隐私保护,维护好自身权益。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外媒: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一名指挥官及其3名家属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

突出问题导向 强化纪律建设

“离婚冷静期”效果初显,武汉近六成申请离婚夫妻放弃登记

花7亿英镑遣送4个人,英国内政大臣批上届政府浪费惊人

国投证券给予金力永磁买入评级,稀土跌价影响利润表现,中期分红回馈股东

以称黎真主党武装将冲突推向升级 以将采取必要措施

“自然”的回归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

《独一无二》“影院版”预告出炉,听障家庭的“健听人”面临着怎样困境?

中物联声明:反对美对华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措施

白银市平川区民政局原局长常鸿瑞接受审查调查

中金:通胀超预期,美联储降息紧迫性下降

假期免费住家看宠物引纠纷 社交媒体中的“互助托管”靠谱吗?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风扇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