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记者来到位于利津县北宋镇佟家村的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乡亲们和孩子们正在山东夫子书院讲师的指导下着汉服,等待“爱在端午、棕香情浓”传统文化活动开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浴兰节、天中节等,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包粽子、配香囊、赛龙舟、系五彩绳、饮雄黄酒等多种民俗,内容丰富。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伴随着一段《离骚》百人诵读,活动开始了。随后,夫子书院的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传统文化课程,从赛龙舟的来历到包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民俗,与其相关的人物与故事、诗词,更加深刻地感知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以兰草汤洗手可以去污,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以驱避毒虫,把各式中药包在丝布中,再放于香囊内,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挂在手上、脖子上,有避邪驱瘟之意,也是一种小巧可爱的点缀装饰品。
孩子们跟着老师认真地看着、学着、做着。老师说,“夏日是个炎热多蚊的季节,香囊可以驱虫,孩子们可以把它送给自己最爱的人。”当9岁的女儿高兴地把香囊送给高葵葵时,高葵葵激动地告诉记者,“太感动了,突然间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也懂事了。这次活动真的很有意义,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体验和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俗语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最后的环节中,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包粽子,粽香传真情,以此促进亲子互动,让父母和孩子感受浓浓的亲情。待粽子煮熟,鼓励孩子先剥给父母吃,‘孝老敬亲,树文明新风’也是我们此次活动的主旨和内涵所在。”北宋镇宣统委员郭雪明告诉记者。
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将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据了解,北宋镇根据黄河滩区文化特色,确立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以佟家村黄河滩区原生态村落为依托,建立学生艺术写生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休闲民宿、艺术创作、影视拍摄、社会实践等活动;助力打造高家、南贾文明实践中心示范基地和佟家村“儒学讲堂”试点,打造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的阵地样板。截至目前,黄河口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黄河口文化汇馆已完成规划设计、两处精品民宿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至2020年,可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带动佟家村及周边100户以上居民就业。(王敏 林妍妍 林娜娜)
李玉前“杀妻灭子”案22年后重审宣判:构成故意杀人罪,判死缓
山东发布台风蓝色+暴雨黄色预警:局部有特大暴雨、雷电和8-10级雷雨阵风
工银安盛人寿泰安中支联合工商银行走进肥城双拥公园开展“3·15”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