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至11月中旬,都是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最忙碌的时候。这三个半月是河北采暖市场的黄金建设期,仅河北市场一地真空集热管产品需求就达3000万支。
“我们天旭公司总部真空集热管的日产量在10万支左右,年产量是完全可以满足河北采暖市场需求的。但是按现在的产能,这三个半月的时间内会产生非常大的供需矛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客户全部配货到位,每年对公司都是个大考。” 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德强这样告诉记者。
产能不足,供需紧张,已经影响到了天旭太阳能这只诸城太阳能产业方阵领头雁的飞行速度。
“我们的产量、规模,都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要。”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邢作新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
从去年开始,借助诸城市盘活闲置资产、打造诸城太阳能光热产业集群的利好政策,龙光天旭公司投资2亿元,着手在诸城市西部打造新的生产基地——龙光天旭太阳能光热产业园。经过多方协助,生产场所找到了,但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地不健全,又成为项目上马的拦路虎。
“这个地方早先是一个汽车配套项目。去年刚过来的时候,整个园区比较破败,基础设施老化损坏,道路开裂,厂房屋顶、墙板都破了,一下雨就漏水。水、电、气也不配套。”尹德强这样回忆刚来时的情形。
“根据企业需要,我们投入1400余万元对园区进行了全面修缮。整修了园区道路,更新厂房屋顶、墙壁4.2万平方米,修缮粉刷宿舍楼,把配套设施基本都完善起来。”诸城政泰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陈勤介绍说。
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每星期都会迎来几位熟悉的客人——他们是由市、镇、部门人员组成的企业服务专班——围绕立项、环评、疫情防控等工作定期走访调研。服务专班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第一时间办理。需要协调解决的,积极帮助推进,全力为企业发展趟平路、架好桥。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我们的环评手续无法办理。这些遗留问题,单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问题很快就反映到我们的包靠领导、服务专班那里。我们的市领导、镇党委领导非常重视,积极帮扶。包括我们的服务专班,我们的工信、发改等相关部门,包括政泰公司……在这些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下,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遗留问题。现在环评是企业开工的前置条件。整个环评程序顺利完成,保证了我们园区顺利建设,项目顺利投产。”尹德强对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心存感恩,话音里透着激动。
去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计划到2030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 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清洁能源迎来新的发展热潮。
“眼下,借助新的产业园区,我们积极引进、配套上下游产业,全力释放产业吸纳力和带动力。目前园区已入驻全国各地企业5家,一期已引入建成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搪瓷承压储热水箱等5个项目,二期拟建设高硼硅高端新材料生产线两条,二期土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利税3000万元。”天旭公司的当家人邢作新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的产业园产业链条完善,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力,跟我们联系合作的企业很多。我们的玻璃新材料,还有太阳能集热管,目前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也是国际最大的,会为国家的2030年、2060年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一定的贡献。”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巩向红 邵洪芳 报道)
视频丨期待“会师”!神十八太空“出差”3人组早早起床等新队友